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液压油热稳定性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液压油热稳定性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 更新日期:2025-09-15      浏览次数:11
    • 液压油热稳定性测定仪主要用于评估液压油在高温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如抗分解、抗氧化、酸值变化、沉积物生成等),其使用需严格遵循仪器说明书及对应试验标准(如 GB/T 17483《液压油热稳定性测定法》、ASTM D6438 等)。以下是通用化的操作流程,具体需结合仪器型号调整:

      一、前期准备:确保仪器与样品符合试验条件

      1. 仪器状态检查

      外观与电路:检查仪器外壳无破损,电源线、数据线连接牢固,接地正常(防止漏电);

      核心部件:确认加热模块(如恒温槽、加热管)、温控系统(传感器、显示屏)、密封组件(样品管、密封圈)、惰性气体管路(若有,如氮气保护)无损坏、堵塞或泄漏;

      辅助设备:校准过的分析天平(精度≥0.0001g)、移液管、溶剂(如石油醚、丙酮,用于清洗)、样品过滤装置(去除杂质)需备用。

      2. 样品准备

      取样:按 GB/T 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采集代表性液压油样品,避免样品中混入水、杂质或空气;

      预处理:若样品有杂质,用 0.45μm 滤膜过滤;将样品置于室温下平衡 30min,避免温度波动影响样品量准确性;

      定量:用分析天平称取规定量的样品(如 GB/T 17483 要求称取 10.000g±0.005g),记录样品初始质量。

      3. 试剂与耗材准备

      若试验需添加催化剂(如金属腐蚀片,模拟液压系统金属环境),需提前用丙酮清洗腐蚀片,烘干后称重备用;

      准备干净的石英样品管(或仪器专用样品容器),用石油醚浸泡 10min,烘干后冷却至室温,记录空管质量。

      二、仪器操作:按流程设定参数并加载样品

      1. 开机与预热

      接通仪器电源,打开总开关及温控开关,进入仪器操作界面;

      选择 “预热模式",将仪器升温至50℃±5℃ ,保持 10min,使仪器各部件温度均匀(避免后续升温时温度波动)。

      2. 参数设定(关键步骤,需匹配试验标准)

      在操作界面中选择对应试验方法(如 “GB/T 17483")

      3. 样品加载与密封

      将预处理后的液压油样品缓慢倒入石英样品管中,若需添加催化剂(如金属腐蚀片),将腐蚀片轻轻放入样品中,避免样品溅出;

      用专用密封圈密封样品管管口,确保无泄漏(可涂抹少量耐高温密封脂增强密封性);

      将密封好的样品管放入仪器的加热模块中,固定牢固(避免加热时样品管晃动),并记录样品管编号(便于后续追溯)。

      4. 启动试验

      确认样品管安装无误、参数无偏差后,点击操作界面 “启动" 按钮,仪器自动升温至设定温度,进入恒温试验阶段;

      试验过程中,仪器会自动记录温度、时间等数据,无需手动干预,但需定期(如每 24h)查看仪器状态。

      三、试验监控: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试验期间需每 8-12h 巡检一次,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温度稳定性:查看温控显示屏,确保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偏差≤±1℃,若偏差过大,立即停机检查温控传感器或加热模块;

      密封与泄漏:观察样品管是否有油液渗出、管口是否结露(若有泄漏,需停机冷却后更换密封圈);

      气体流量:若通惰性气体,检查流量计读数是否稳定,若流量骤降,排查管路是否堵塞;

      异常报警:若仪器触发高温报警、泄漏报警,需立即按下 “急停" 按钮,切断加热电源,待仪器冷却后排查故障。

      同时,做好《试验运行记录》,记录巡检时间、温度、流量、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四、试验后处理:样品分析与仪器维护

      1. 仪器冷却与样品取出

      试验时间结束后,点击 “停止" 按钮,仪器自动停止加热,进入 “自然冷却模式"(禁止强制风冷,防止样品管因温差过大破裂);

      待仪器温度降至室温(≤30℃)后,佩戴耐高温手套取出样品管,放入通风橱中继续冷却 30min(避免样品挥发气体积聚)。

      2. 样品分析(评估热稳定性关键步骤)

      按试验标准要求分析冷却后的样品,核心指标包括:

      酸值变化:用 GB/T 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测定样品试验前后的酸值,计算酸值增幅(增幅越小,热稳定性越好);

      沉积物含量:将样品用石油醚稀释后过滤,烘干滤渣并称重,计算沉积物质量分数;

      粘度变化:用 GB/T 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测定样品试验前后的粘度,计算粘度变化率;

      金属腐蚀情况:若添加腐蚀片,取出后观察腐蚀片表面是否有锈蚀、斑点,称重计算腐蚀速率。

      3. 仪器清洗与维护

      样品管清洗:将用过的样品管浸泡在丙酮中 30min,用软毛刷清除内壁沉积物,再用蒸馏水冲洗 3 次,烘干后备用;

      加热模块清洁:用无尘布蘸取乙醇擦拭加热模块表面,去除残留油迹,若有顽固污渍,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

      管路维护:若通惰性气体,用压缩空气吹扫管路,避免残留样品堵塞;

      参数复位:关闭仪器电源前,将操作界面参数复位至 “待机状态",断开电源,盖上仪器防尘罩。

      五、安全注意事项(重中之重)

      防护装备:操作时必须穿戴耐高温手套、护目镜、实验服,防止高温样品溅出烫伤或有害气体吸入;

      通风要求:仪器需放置在通风橱内或通风良好的实验室,避免样品高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如醛、酮)积聚;

      防火防爆:禁止在仪器附近放置易燃物品(如酒精、汽油),若样品泄漏,需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灭油火);

      禁止离岗:试验升温阶段及恒温初期(前 2h),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防止突发泄漏或温度失控;

      紧急处理:若发生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 15min 并就医;若发生气体泄漏,立即开启通风,疏散人员,排查泄漏点。